产业结构优化,新动能加速成长
——前三季度河北高质量发展亮点解析①
前三季度,全省规模以上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均实现两位数增长,明显快于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
以新能源汽车为代表的工业新产品生产提速,以高技术制造业、高技术服务业为代表的市场主体增长较快……
进入“十四五”开局之年,我省高质量发展“新”意盎然。产业结构不断优化,新动能加速成长,成为拉动我省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
万企转型,优势传统产业加速升级
走进河钢石钢位于井陉矿区的新厂区,电炉车间内,世界先进、国内首批投用的两座双竖井废钢预热直流电弧炉引人注目。该电炉投用后,河钢石钢由过去使用焦炭、矿石的长流程工艺,转型为用废钢和电力直接炼钢的短流程。
“流程优化后污染物减排70%以上,钢渣等废弃物100%综合利用。”河钢石钢发展规划部部长杨进航说。
今年以来,我省大力实施优势传统产业升级工程,持续深化“万企转型”,推进“千项技改”和“百项示范”工程,开展制造业设计能力提升计划,深化制造业数字化转型。
工业诊断“精准把脉”。我省首创工业企业诊断“一二三”工作体系,健全省企业转型升级工业互联网平台,开展“万企转型”工业企业巡诊唐山行等活动,创建工业诊所38家,服务企业3300余家,出具诊断报告4250份。
工业设计“点石成金”。10月22日,第四届河北国际工业设计周在雄安新区落下帷幕。今年以来,全省新培育省级工业设计中心21家,组织工业设计进企业进园区进集群等活动80余场,服务企业2000余家。
产业基础再造加快推进。我省实施91个产业基础再造项目,4家企业获国家产业基础再造、产业链协同创新资金1亿元。聚焦“卡脖子”领域,修订《河北省重点领域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产品评定办法》,实现国家重大装备领域评定全覆盖;支持重点新材料首批次应用保险补偿,硅谷肥业等企业获国家资金2212.9万元。
借“数”转型、乘“云”升级。聚焦钢铁、石化、汽车制造等重点行业,我省着力推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利用互联网新技术新应用对传统产业进行全方位、全角度、全链条改造。
目前,全省工业企业关键工序数控化率达到55.3%,居全国第5位,高于全国4.2个百分点;建成“高速动车组健康服务平台”等47个工业互联网平台,君乐宝、华北制药、中信戴卡通过实施智能制造,生产效率大幅提高;全省上云工业企业超过1.5万家,累计培育省级以上数字化车间368个、省级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试点示范项目189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