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推进重点行业数字化转型
推动先进钢铁、绿色化工、新材料等行业提质增效升级。面向绿色化工、先进钢铁、新材料行业,聚焦管理、生产、安全等环节,推进数字化监控及管理,加速业务系统互联互通和工业数据集成共享,提高自动化生产和安全管控水平。支持四大临港精品钢铁基地、省级石化园区龙头企业和互联网企业合作,加快企业生产环节智能化改造,提高生产效率、促进节能减排和安全生产。支持构建新材料行业生产全流程运行数据模型,基于数据分析实现工艺改进、运行优化和质量管控,提升全要素生产率。加快企业工业互联网平台、工业大数据中心、关键工艺模型和智能控制系统建设,强化新技术创新应用,提升质量全过程管控、能源综合管理、供应链集成、工艺流程再造、设备预防性管理等方面智能化水平。
引导高端装备行业向智能化跃升。以解决装备创新能力弱、基础制造工艺落后、产品智能化水平和附加值低、产品维护服务成本高等问题为重点,推动保定、沧州、张家口先进汽车制造、秦皇岛汽车零部件、唐山轨道交通装备和机器人、张家口冰雪装备等企业生产装备、产线智能化建设,加快工业机器人等智能装备的普及应用,强化数据采集和系统集成,提升企业生产管控能力。鼓励建设跨领域协同研发设计平台,发展众包设计、用户参与设计、大规模个性化定制等新型研发设计模式,缩短研发周期,提升产品品质。提升产品数字化、智能化水平,利用工业互联网的设备连接和智能管控优势,推广远程诊断、在线维护、设备租赁和抵押担保等服务新模式,延伸企业价值链,降低维护成本,提高产品附加值。
促进健康食品、现代轻纺、生物医药等行业优质高效供给。聚焦管理、产品、服务等环节,积极探索以用户为核心的个性化定制、精准营销以及产品全生命周期追溯和监管。支持健康食品、生物医药行业建设产品信息追溯系统,在石家庄乳制品和医药、邢台方便健康食品、秦皇岛和张家口葡萄酒等企业强化全产业链质量安全追溯管理,满足客户多品种、小批量个性化需求,提高客户互动和敏捷服务水平。推动现代轻纺行业夯实智能化生产基础,建设自动化、连续性、柔性化生产系统,提高生产效率和实现柔性生产,实现生产过程透明化和车间管理的精细化。加快标识在健康食品、生物医药、现代轻纺等行业的规模应用,促进跨企业数据交换,提升产品全生命周期追溯和质量管理水平。鼓励企业开展基于用户交互信息的大数据应用,发展个性化定制、产品差异化创新、网络精准营销、全产业链追溯和供应链金融等服务新模式,大幅提升用户服务体验和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