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全链条协同发展。围绕半导体、新型显示、通信导航、工业基础软件等领域,以数字化推动工艺、装备、产品升级为重点,组织实施一批技术改造项目,提升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聚焦产品功能优化,引导企业在超高清视频、可穿戴设备、车载智能终端等开展产品数字化创新。围绕芯片和元器件、关键设备等重点环节,推动产业链体系化、供应链多元化,增强产业链供应链抗风险能力。支持企业加强基于工业互联网平台的供应链协同管理,优化全供应链资源配置效率,强化产业链上下游协同管控水平。
(四)全面强化产业支撑能力
加快技术研发和产业化。依托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龙头企业联合高校、科研院所,在两化融合领域建设一批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技术创新中心、制造业创新中心、新型研发机构等创新平台,整合创新资源,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实施重大科技成果转化专项,支持我省企业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吸引中央驻冀院所和京津成果在冀转化,催生一批附加值高、经济社会效益显著的战略新产品,打造一批标杆性、示范性企业。鼓励各市依托产业数据、专利数据开展产业和企业专利导航,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和企业技术创新发展。以打造“双创”升级版为总抓手,提升全省现有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创业孵化基地、“双创”示范基地、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等“双创”载体的综合服务能力,发挥支撑创新、带动就业作用,充分释放全社会创新创业活力和创造力。
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规模扩大。实施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倍增”行动计划,制定《关于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的工作方案》《关于加快半导体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建立电子信息产业重点项目库。推进光伏、集成电路等一批重点项目建设,定期发布河北省电子信息制造业“百强”企业名录,支持晶澳太阳能、中船重工718所等一批优势企业发展壮大,培育超百亿企业10家,超10亿企业100家以上。推动20家企业挂牌上市,引进100个以上电子信息重大项目。实现全省电子信息入统企业超2000家,主营收入达到1万亿元。
促进软件和大数据产业不断壮大。大力发展工业控制软件、行业应用软件、平台软件以及支持新型人机交互、智能控制与决策、智能感知的嵌入式软件,研究制定《首版次软件产品认定管理办法》,遴选出一批技术水平高、市场前景佳、竞争实力强的本地首版次软件产品。高水平建设雄安新区互联网产业园,引进培育一批软件百强、互联网百强企业,开展“软件百强进河北”活动,引导我省行业龙头企业的信息化部门进行业务剥离,设立专业化技术服务公司,推动国内外大型软件企业、独角兽企业、系统集成商在河北设立合资或独资的独立法人企业,带动生态合作伙伴和上下游企业在河北聚集发展。制定《河北省大数据产业创新发展行动计划》,以支撑海量上云应用为重点,推进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京津冀国家枢纽节点建设,建设形成张家口、廊坊等数据中心聚集区,推进雄安城市计算(超算云)中心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