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支持工业互联网新模式应用
(一)个性化定制。支持企业围绕用户个性化需求,打造高端产品和装备的模块化设计、柔性化制造、定制化服务等能力,搭建和利用基于互联网的个性化定制综合服务平台,发展需求聚合定制、线上线下交互定制、众创定制、私人定制等模式。
(二)平台化设计。支持企业通过工业互联网平台汇聚产学研用等各领域研发设计资源,解决工业设计资源分散、工具软件落后和研发效率低等问题,加快工业知识经验沉淀、仿真设计工具创新,实现并行、敏捷、交互和模块化设计,推动供应商参与设计、用户反馈设计,提高产品设计水平、协同研发效率和成本控制能力。
(三)智能化制造。支持企业利用先进软件系统、数控技术和通信技术对现有产品和装备进行智能化改造,开展以设计协同智能化、生产过程智能化、能源管理智能化、安全生产智能化、经营管理智能化为重点的智能工厂和数字车间建设。支持搭建模拟实际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等工业场景的数字模型,采集并关联研发生产工艺与设备运行工况数据,开展数字孪生可视化建模,实现特定工业场景在虚拟空间的数字映射、实时监控和动态优化,与实际工业场景平行运行。
(四)网络化协同。支持企业内部工业网络、控制系统、管理软件和数据平台集成应用,实现全流程业务共享和业务协同;支持企业建立贯通上下游企业的供应链协同平台,实现以生产计划、物料、订单、物流仓储、加工配送、财务结算为重点的信息协同和业务协同;支持企业间研发设计、客户关系管理、供应链管理和营销服务等系统的互联和业务协同,建立面向行业的供应链协同平台。
(五)服务化延伸。支持面向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的监测追溯、质量控制、远程监控、故障诊断、智能维护等在线服务模式,支持基于产品智能化、供应链在线化的信息挖掘,发展信用销售、融资租赁、供应链金融等新业务。
(六)数字化管理。支持数字孪生、大数据挖掘、人工智能等技术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推动计划财务、人力资源、生产调度、销售服务等环节全面数字化,支持企业构建研发制造、管理生产、产供销、财务业务、节能减排等一体化综合集成系统,提升企业综合管理能力。
四、支持企业上云
(一)推动业务应用上云。一是协同办公上云。推动企业使用邮件、会议、通信等云服务,形成维护成本低、服务效率高的办公系统,提高办公效率。二是经营管理上云。推动企业使用人力资源管理、行政管理、财务管理等云服务,提高企业经营管理的科学性和效率。三是运营管理上云。推动企业使用采购管理、生产管理、销售管理、供应链管理、客户资源管理等云服务,提升企业运营管理水平。四是研发设计上云。推动企业使用计算机辅助设计、产品开发等云服务,在云端部署开发、设计环境,提升研发效率和创新水平。五是生产控制上云。推动企业通过MES(制造执行系统)、生产数据等系统上云,优化生产控制流程,提升生产效率和水平。六是智能应用上云。推动企业全局数据整合,打造智能研发、智能生产、智能营销、智能服务等智能应用,提升企业智能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