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引领现代农业发展。发展生态绿色高效安全的现代农业技术,提升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开展农业节水、耕地质量提升、生物制造、现代养殖、生态循环等技术研发,推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围绕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加强农产品加工、智慧农业等领域关键共性技术攻关,促进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专栏6:农业高质量发展重点攻关方向 |
1.节水农业。以提高降水保蓄利用率和农田水分生产效率为核心,研发作物节水关键技术、适水种植高效技术模式和节水设备,构建旱作节水生产和新型耕作制度技术体系,减少地下水超采。 2.耕地质量。以土壤质量提升与健康保育为核心,研发中低产田综合培肥、滨海盐碱地高效利用、连作障碍土壤改良、土壤污染修复、农业面源污染综合防控等技术,示范新型种养加生态循环模式,支撑耕地质量健康和农业可持续发展。 3.绿色投入品。研发生物肥料、生物农药、生物兽药、生物饲料、新型疫苗等产品及配套关键技术,突破“一施多效”等农药施用、水肥耦合增效简化施肥、病虫草害检测及绿色防控、动物重要疫病快速诊断等技术瓶颈,推动肥药减施。 4.农产品加工。重点开展主粮作物、特色果蔬、杂粮营养品质分析和功能挖掘研究,集成优势果蔬商品化处理与贮运保鲜技术,研发畜禽水产等副产物无损综合利用关键技术,开发新型功能性加工食品,突破农产品加工高值化技术瓶颈。 5.都市农业。重点开展高端设施农业、精品农业、休闲农业等技术研发与集成示范,发展新模式新业态,推进生产、生活、生态深度融合,推进都市与乡村生产生活方式变革。 |
6.山区特色农业。加强燕山—太行山特色优势资源保护利用,攻关果蔬、杂粮、食用菌、中药材、畜禽等轻简高效生产关键技术,研发山区特色产业高值增长技术体系,支撑山区绿色高质量发展。 |
(三)做强农业科技园区。大力实施农业科技园区提升行动,支持有条件的园区创建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争创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引导科技、信息、人才、资金等创新要素向园区高度集聚,做优“星创天地”等双创载体,搭建农业科技综合服务平台,提升园区创新服务能力。拓展园区成果展示示范、技术转化推广等功能,增强辐射带动能力,促进区域特色优势产业集聚升级。突出园区“农、科、高”特点,强化高新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形成现代农业发展和经济增长的新业态。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新活力,推动产城产镇产村融合发展、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八、强化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的科技供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