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加强中医药传承与创新。挖掘和传承燕赵中医药精华,加强古典医籍精华的梳理和挖掘,加强络病理论、浊毒理论创新研究,提升中医治未病、中医药防治优势病种与疑难病诊疗水平。发挥中医药在新发突发传染病防治和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中的作用。加强中药资源保护利用,提升中药质量。推动重大新药创制,鼓励中药企业与医疗机构合作。加强中药大品种及经典名方的二次开发和中医诊疗设备研发,提升中医药现代化水平。健全以国家和省级中医药科研机构为核心,以高校、医疗机构和企业为主体,多学科、跨部门共同参与的中医药协同创新体制机制。
专栏9:中医药领域重点攻关方向 |
1.中医。开展基于络病学说与浊毒理论指导下的疾病防治研究;针对中医药防治优势病种或疾病的优势环节,以及现代医学尚缺乏理想治疗方法的疑难病,开展基于循证的临床研究;开展肿瘤、代谢病、心脑血管病、免疫相关疾病、慢性肾脏病等重大疾病和重症肌无力的中医药/中西医诊疗方案研究;开展针灸推拿、骨伤、康复等中医特色关键技术和中医数字化诊疗设备的研究。 2.中药。支持我省中药材种质资源保护、中药材种植、中药炮制和质量特征标识新技术研究;开展中医药应对重大传染病,防治重大疾病、慢性病的药物开发研究;支持运用真实世界证据、循证医学技术和传统中药研究方法开展具有人用基础的中药新药研究;推进经典名方、院内制剂、名家验方、民族医药向中药新药转化。 |
(四)推动生物医药产业创新。推动化学药高端化升级,推进创新药物制剂产品及高端药用辅料研发上市。加快临床急需的仿制药研发与产业化,确保药品质量与临床疗效完全达到原研药的标准。聚焦生物医药产业技术前沿,采用基因工程、细胞工程和传统生产工艺技术相结合方法,开发生物技术新药。加快医疗器械高端化、智能化发展,重点开展诊断、治疗、监护、康复等医疗器械的研究,支持可穿戴设备、“互联网+”与高端医疗器械和康复辅具相结合的技术及产品研发,提升老龄化科技应对能力。加强河北省人类遗传资源管理,规范人类遗传资源采集、保藏、利用和对外提供,为科学研究、临床医疗、生物医药产业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专栏10:生物医药技术重点攻关方向 |
1.创新药物。支持肿瘤靶向治疗药物、新机制抗菌药物以及用于重大突发性感染性疾病、儿童疾病、常见病、多发病治疗药物的开发;支持新型注射液、缓控释、长效靶向释药、新型吸入给药等高端特殊制剂研发;支持疗效确切、临床急需、专利到期的首仿药开发;支持重大传染病防治用创新生物技术药物以及针对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等抗体药物研发;加快临床需求量大的生物类似药大品种、重组蛋白药物、核酸药物、新型疫苗、细胞治疗、基因治疗与免疫治疗等新一代生物技术药物研发。 2.高端医疗器械。充分利用医工交叉新前沿技术,推动医学诊断、监护设备、新型组织再生和修复类生物医学材料与组织工程产品、高分子或金属类高端植入医疗器械等优势领域提升创新能力提升,支持3D打印骨科植入材料、高精准快速诊断试剂、伴随诊断产品等研发,加快开发具备云服务和人工智能功能的远程监测装备、移动医疗、可穿戴设备、医疗机器人、高端医学影像检测系统等高科技医疗产品。 3.康复辅助器具。围绕助老助残和大健康领域突出需求,支持开展认知症干预、无障碍出行、智能康复护理等领域基础和应用研究,提升医疗康复机器人关键部件、人机交互和共融技术、康复信息和大数据应用等关键共性技术研发水平,支持互联网+传统的脑机融合、机器人辅助技术、智能辅具等康复器械、承载器械的智能化创新发展,加强产业技术创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