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构建社会公共安全技术体系。围绕我省生物安全、食品药品安全、自然灾害防治、生产安全、消防安全、社会安全和应急管理等领域的重大科技需求,开展公共安全综合保障与应急处置关键环节的核心技术研究,加强重点领域安全生产、防灾减灾监测预警与应急处置等关键技术装备的研发与应用示范,形成科学预测、有效防控与高效应急的公共安全技术和应急救援体系,为保障人民生命安全提供科技支撑。
专栏11:社会公共安全技术重点攻关方向 |
1.生物安全。以生物威胁风险评估、监测预警、检测溯源、预防控制、应急处置、检疫检验等生物安全相关技术为方向,支持在病毒学、病原生物学、传染病流行病学、临床微生物学检验、外来物种入侵等研究领域开展研究。 2.食品药品安全。加强食品安全危害识别与消减、污染物迁移规律、加工生产过程安全控制等关键技术研究,开展乳制品、葡萄酒等快速检测检验技术研究,强化食品安全监管科技支撑。持续推动化学仿制药、中药等领域质量再评价和质量水平提升;开展高风险品种、辅助用药的质量和疗效评价、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和评估、药品质量控制等研究;加强药品检验检测、标准、技术评价体系建设,提升药品安全风险防控能力。 3.防灾减灾。开展地质灾害、气象灾害、地震灾害等重大自然灾害监测预警与风险防控关键技术及装备研究,支持太行山、燕山等山区极端灾害性天气预报技术研究,支持地震高发区地震早期预警与影响评估研究,建立多源感知手段融合的多灾种、多链条、全要素、全周期自然灾害综合风险监测技术体系,提升多灾种和灾害链综合监测、风险早期识别和预报预警能力。 4.安全生产和应急救援。开展危险化学品、矿山、重大工程施工、城市基础设施、交通运输、化工园区、消防安全等重点领域安全生产和应急救援关键技术及装备的研发,支持尾矿库监测预警技术和危险化学品连续生产工程化技术研究;开展超高层消防救援技术和装备研究。开展城市地下生命线安全运行和应急救援技术研究,开展城乡燃气运行安全和泄露预警等关键技术研究,提升安全生产和应急装备现代化水平。 5.社会安全。加强政法数据、网络智能协同应用等智慧政法关键技术研究,开展视频智能化应用、智能交通应用、法庭科学等领域研究,提升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强化综合治理信息系统、智慧平安社区建设、政法便民服务等技术研发和应用示范,加速智慧法院、智慧检务、智慧公安、智慧司法等建设,构建政法科技创新体系。 |
九、强化绿色低碳技术支撑
(一)构建碳达峰碳中和技术支撑体系。围绕我省碳达峰碳中和愿景目标,加快碳排放、碳足迹、碳汇全生命周期评估技术方法与标准研究,加大能源清洁高效开发利用技术创新,推动钢铁、电力、建材、化工等碳排放重点行业领域零碳工艺流程变革和清洁生产技术创新,发展森林、草原、海洋等固碳增汇技术,探索开展二氧化碳捕集、封存及转化利用(CCUS)技术研发,为我省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提供精准量化支撑。支持省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率先开展碳达峰碳中和技术应用示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