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筑牢重大疫病防控科技防线。强化新冠肺炎等重大传染病的监测预警、风险评估、流行病学调查、检验检测、应急处置等工作中的科技支撑。在严重影响我省居民健康的地方病、重点传染病的监测预警与诊断干预方面,加快形成一批适宜防控技术。加强健康影响因素等领域研究,强化老年人、青少年、妇女儿童等重点人群健康保障,加强高危人群常见疾病的流行规律和危险因素等综合防治技术及产品研究。推进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公共卫生管理和健康教育领域的应用,促进大数据网络管理平台建设,切实提升公共卫生保障能力和技术水平。
专栏7:公共卫生技术重点攻关方向 |
加大新型冠状病毒新发和常见病毒变异检测、病毒溯源、环境样品病毒监测及防控等技术和产品研发;巩固提升我省对病毒性肝炎、结核病等重大传染病的防控水平;支持开展艾滋病等其他重大传染病和突发疫情的监测预警、风险评估、流行病学调查、检验检测、应急处置等研究;支持开展心理、营养等与我省居民生活质量密切相关的健康问题研究;加快研发传染病快速诊断、预防和防护产品。 |
(二)提升临床诊疗技术水平。针对严重影响人民群众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的重大慢性疾病,开展精准化研究、疾病共性病理、康复和再生医学等领域临床应用医学研究,加快引领性临床技术的创新突破和应用发展。继续发挥神经系统疾病、骨科等重大疾病和重症肌无力等领域基础研究和临床诊疗优势,提升恶性肿瘤、心血管、代谢系统等常见病、高发病的临床诊疗技术水平。围绕临床需求,加快推动医工融合和智慧医疗发展。高质量建设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打造临床医学和转化医学研究高地。
专栏8:临床诊疗技术重点攻关方向 |
1.前沿诊疗技术。支持基因组学、代谢组学等生物技术以及医学人工智能、大数据融合分析、新型影像技术等前沿及共性技术研发;支持开展生物治疗、微创治疗、细胞治疗、再生医学、肿瘤免疫临床诊疗等新技术研究;支持研发一批重大疾病风险监测、早期筛查、分子分型、精准治疗、疗效评估等防控诊疗新技术。 2.重大疾病防控。针对威胁居民健康的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糖尿病、精神神经系统疾病等重大慢性疾病,消化、妇产、儿科、口腔等常见病,以及地方病、生殖健康和出生缺陷、重症肌无力等罕见病的临床问题,加强基础研究向临床转化,加快适宜诊疗新技术的推广和应用,有效提升疾病精准诊断与治疗水平。 |
3.医工融合。支持融合临床数据、影像学诊断技术、人工智能技术、机械制造、计算机大数据分析技术,开展基于5G的全省临床疾病数据信息采集、存储和远程诊疗平台研究,开展神经系统疾病早期诊断—计算机智能软件模型研究,研究开发骨科人工智能机器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