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 运营管理上云。推动企业使用采购管理、生产管理、销售管理、供应链管理、客户资源管理等云服务,提升企业运营管理水平。
4.4研发设计上云。推动企业使用计算机辅助设计、产品开发等云服务,在云端部署开发、设计环境,提升研发效率和创新水平。
4.5生产控制上云。推动企业通过制造执行、质量控制、能耗管理等系统上云,优化生产控制流程,提升生产效率和水平。
4.6智能应用上云。推动企业全局数据整合,打造智能研发、智能生产、智能营销、智能服务等智能应用,提升企业智能化水平。
5、制造能力上云
支持企业依托工业互联网平台开放研发设计、测试实验、生产制造、物流配送、售后服务、回收再利用等生产能力,实现供需对接和能力交易,创新生产组织模式和专业化品牌化服务,提升社会制造资源配置和使用效率,大幅降低生产成本,逐步形成数字驱动、网络协同、共享发展的制造业新生态。重点推动装备、钢铁、石化等七大优势行业规模以上企业制造能力上云,大幅提升优势产能综合利用率。
四、评定标准
企业上云星级分为一星级、二星级、三星级、四星级和五星级共5个级别。根据企业基础设施上云、平台系统上云、业务应用上云、生产设备上云、制造能力上云的上云范围和内容,评定企业上云的星级。具体评定标准如下。
(一)一星上云企业须满足以下条件
在基础设施上云、平台系统上云、业务应用上云、生产设备上云、制造能力上云五大类中至少实现任意1项小类上云内容。
(二)二星上云企业须同时满足以下条件
1、在基础设施上云大类中至少实现任意1项小类上云内容。
2、在业务应用上云大类中至少实现任意1项小类上云内容。
(三)三星上云企业须同时满足以下条件
1、在基础设施上云大类的计算资源、存储资源和网络资源3个中类,必须分别至少实现任意1项小类上云内容。
2、在业务应用上云大类中必须实现企业门户、企业邮箱、财务管理等基本上云内容,并且在其他中类至少实现任意3项小类上云内容。
(四)四星上云企业须同时满足以下条件
1、在基础设施上云大类的计算资源、存储资源和网络资源3个中类,必须分别至少实现任意1项小类上云内容。
2、在平台系统上云大类中的数据库系统和物联网平台中类,必须分别至少实现任意1项小类上云内容。
3、在业务应用上云大类中必须实现协同办公、经营管理,运营管理中的采购管理、供应链管理、客户资源管理和研发设计中的产品数据管理等基本上云内容,并且在生产控制中至少实现任意1项小类内容。